|
何为药食同源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“药食同源”(又称为“医食同源”)理论。这一理论认为: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,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。在古代原始社会中,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,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,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,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。这就是“药食同源”理论的基础,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。
2015年卫生部公布了101味既是食品又是药品,即药食同源名单
例如: 1薄荷:作为食品能改善口味,增加香气,而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薄荷,辛能发散,凉能清利,专于消风散热。故头痛、头风、眼目、咽喉、口齿诸病、疮疥为要药。 2.砂仁: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,而中医认为性温,味辛,具有温暖脾肾、下气止痛、宽胸膈、疏气、除呕逆、增食欲、止冷泻、开胃、化滞、消食的功效。 3.丁香:是一种常见的植物,家庭炖肉喜欢放些调味,中医认为丁香性辛,味温。入肺、脾、胃、肾四经。功效:温中、暖肾、降逆。主治:治呃逆、呕吐、反胃、痢疾、解酒精。 4.陈皮:为自然阴干后的橘子皮,家庭常用调味料,冲泡饮品,中医认为其味苦、辛,性温, 归肺、脾经,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 上一篇“药食同源”产品经营基础下一篇古老工艺配方的保护 |